说起春秋时期的卫宣公,这家伙在历史上留下的一摊子烂事,简直让人摇头叹气。他本名叫姬晋,是卫国第十五任国君,在位时间从前718年到前700年,整整十八年。卫国那时候是周王朝的诸侯国,位置在黄河边上,算是中原地区的一个中等国家。姬晋的父亲是卫庄公,兄弟有卫桓公和州吁这些人。家族内部本来就乱七八糟,权力争斗从来没停过。姬晋年轻时候也没啥出彩的地方,顶多就是个普通公子,过着贵族日子。但他后来能坐上国君位子,完全是沾了别人乱局的光。
卫庄公死后,卫桓公接班,当了国君。可他的弟弟州吁不服气,这人野心大,喜欢搞事。在前719年,也就是鲁隐公四年,州吁拉拢了一帮从卫国逃出去的流民,这些人带着武器,趁乱杀了卫桓公,然后州吁自己上位,自称卫前废公。州吁这人得位不正,还老爱打仗,国内老百姓和贵族都不买他的账。大家私底下议论纷纷,说他弑兄篡位,早晚得倒霉。果然,卫国老臣石碏看不下去,表面上装作帮忙,暗地里联合陈国国君陈桓公,设了个局。在濮地边境把州吁给杀了。石碏办事利索,杀完人后马上派人去邢国接回当时在那儿做人质的姬晋,让他继承王位。这么一来,姬晋就成了卫宣公。
展开剩余79%姬晋上台的时候,卫国刚经历过动荡,他起初还算稳当,靠着石碏这些老臣帮忙,处理国事。卫国那时外部压力大,邻国有齐国、郑国、宋国这些,经常有摩擦。卫宣公参与过几次外交活动,比如跟齐僖公在蒲地会面,调解宋国的纠纷。还有在恶曹地方跟齐、郑、宋结盟。这些事让他在诸侯中有点面子,但也暴露了他好大喜功的一面。他还出兵打过郑国和郕国,虽然没啥大胜,但至少维持了卫国的地盘。国内他修城墙,收税,管军队,看起来像个正经国君。可惜,这人骨子里不是那块料,私生活乱得一塌糊涂,早年的事就开始冒头。
早在父亲卫庄公活着的时候,姬晋就跟父亲的宠妾夷姜勾搭上了。夷姜是卫庄公的妾室,地位不高,但长得不错。姬晋瞒着大家,跟她私通,还生了个儿子,叫公子伋,也叫急子,意思是来得急。生下来后,为了避人耳目,姬晋把孩子送到乡下,交给右公子抚养教育。右公子是卫国贵族,负责教导公子伋长大。姬晋自己继续跟夷姜保持关系,一直到他上台当国君。这事在历史上记载得清清楚楚,《左传》里直说“卫宣公烝于夷姜”,烝就是私通的意思,没啥好洗白的。姬晋上台后,不用再藏着掖着了,他把公子伋接回来,因为对夷姜的偏爱,直接立他为太子。公子伋那时已经成年,表现得中规中矩,没闹出啥事。
可姬晋这人贪心不足,太子的事还没完,他就盯上了儿媳。公子伋长大后,右公子帮他安排婚事,从齐国迎娶齐僖公的女儿宣姜。宣姜是齐国贵族女子,名门之后。迎亲队伍出发,齐国那边准备嫁妆,卫国这边等着接人。但姬晋听说宣姜长得特别美,就动歪脑筋。他没等婚礼正式办,就在黄河边上筑了个新台,说是迎接地方,其实是给自己准备的。他派公子伋出使别国,支开儿子,然后自己把宣姜娶了。这事闹得卫国上下都知道,人家编诗讽刺,叫《诗经·新台》,说这事多荒唐。姬晋就这样抢了儿子的媳妇,宣姜成了他的夫人。之后,宣姜给他生了两个儿子,先是公子寿,后来是公子朔。公子寿交给左公子教导,公子朔也安排了人管。
姬晋宠爱宣姜,把夷姜晾在一边。宣姜这人也不省事,她嫉妒夷姜母子,在姬晋耳边吹风,说他们的坏话。姬晋本来就因为抢媳妇的事心里有鬼,怀疑公子伋恨他。渐渐地,他开始讨厌夷姜和公子伋。夷姜受不了这种冷落和压力,前696年选择了自缢。夷姜一死,公子伋的地位更危险。宣姜和公子朔继续中伤他,说他不忠不孝啥的。姬晋动了废太子的念头,但直接废不好看,他就想了个狠招。
前696年,姬晋派公子伋出使齐国,表面上是外交任务,实际是设局。他给公子伋一支白色旄节作为信物,然后暗中派人联系强盗,在通往齐国的莘地埋伏。指示是看到拿白色旄节的人就杀。公子伋对这事一无所知,准备出发。公子寿是他的异母弟,知道内情后劝哥哥别去,说这是陷阱,赶紧跑。公子伋不肯,说不能违背父亲命令,没父亲的国家跑哪去。公子寿劝不动,就想了个办法,灌醉公子伋,然后自己拿了白色旄节,先开车去边境。结果,强盗看到旄节,以为是公子伋,把公子寿杀了。公子伋醒来后追上去,到现场看到弟弟死了,他说该杀的是我,你们杀错人了。强盗干脆把他也杀了。这事记载在《诗经·二子乘舟》,突出兄弟情,但也暴露了姬晋的狠毒。
公子伋和公子寿一死,姬晋没了选择,只能立公子朔为太子。姬晋在位后期,身体不行了,前700年死了。公子朔接班,当了卫惠公。可卫惠公上台没多久,就出事。卫国左右公子,也就是左公子洩和右公子职,不满惠公因为谗言得位,他们觉得这不正当。几个月后,他们拥立公子黔牟为君,惠公只好跑去齐国避难。齐国后来帮他复位,但卫国从此元气大伤,地位下降。
卫宣公从私通开始,一步步滑向深渊,毁了家庭,也害了国家。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很差,《史记》里说他淫乱,诸侯中少见的。卫国本来是周初大国,到他这儿开始走下坡路。公子伋的死,让人觉得可惜,他本来是正经太子,却因为父亲的私欲白白送命。公子寿也算义气,为了救哥搭上自己。宣姜这人,嫁给姬晋后,生了几个孩子,后来还影响惠公朝政,但她自己也没好下场。整个故事告诉人,权力这东西,用不好就是毒药,私欲膨胀起来,谁都挡不住。
这人如果安分点,卫国说不定还能多撑几年。可他偏偏管不住自己,从后妈到儿媳,一路作死。历史上类似的事不少,但卫宣公这套组合拳,打得自家支离破碎。公子朔当上惠公后,也没学到教训,继续内斗。春秋时期,道德底线低,但卫宣公这水平,算是垫底的。他的故事被《左传》、《诗经》记下来,成了警示。现代人看这些,得吸取教训,别让私欲毁了一切。
卫宣公的事,还牵扯到齐卫关系。齐僖公把女儿嫁过去,本来是联姻,结果被姬晋这么一搞,齐国脸上无光。后来齐国帮惠公复位,也算报复。整个事件时间线清楚,前719年州吁篡位,前718年姬晋上台,前696年杀子事件,前700年姬晋死。史料一致,没争议。卫国贵族传统多妻,但姬晋超了线,成了笑柄。卫宣公这君王,当得失败透顶。私生活乱七八糟,国政也没起色,留下的只有一堆丑闻。历史上对他的记载,基本负面,没人帮他翻案。这样的君王,活该被后人吐槽。
发布于:山东省北京炒股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